close
(二)對待主顧的信義觀。李宏齡認為主顧對商號,好比觀眾對演員。沒有觀眾,演員無從談起;沒有主顧,也就談不到商號。因此,主顧和商號,主顧是第一位的。商號要爭取和吸引主顧,就必須對主顧講信義。在這個基礎上,主顧就會增多,生意也愈興隆,達到”人己兩益”。庚子事變,京獅陷落後,京官走上海者紛紛持京師票券要求在滬兌換銀兩,而上海諸商皆不予兌換。時李宏齡正主持蔚豐厚上海票莊,他以事出非常,應當照顧主顧利益,便獨排眾議,酌量予以兌換。由是蔚豐厚票號名益顯,生意愈盛。
(三)掌握行情,靈活行事:李宏齡認為,經商只要看準行情,該做的決不放過。而且市場變化多端,不一定都要案總號佈置去做,”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”,必要時可以靈活行事。光緒十九年(1893),李宏齡由京赴滬,途經揚州時,恰逢總號有電致揚州分號,令不得收上海之銀,否則以違反號規論處。揚州分莊的款項大半來自上海,揚州分莊經理白子直接此來電後大為作難,便求教於李宏齡。李宏齡分析形勢後,認為揚州照收上海之款有利可圖,做生意不能不考慮賺賠,因此主張揚州照收上海之銀。不想揚州白子直怕總號責怪,畏縮不敢做主。李宏齡慨然說:這個機會不容放過,如果總號以違令見責,全由我承擔,與揚州分號無關。白子直遂按李宏齡主張,照收上海之銀。結果,年終結帳獲利三萬多銀兩。總號接到帳單,得知揚州獲利,大加讚賞,殊不知原是李宏齡的主張。李宏齡抵達上海後,適值銀市疲憊,生意清淡。經向伙友調查了解,原來伙友對官款匯兌庫費、平碼等規定不很熟悉,因而不敢貪做。李宏齡認為,官款匯兌利益肥厚,不可不貪,而零星匯兌,則可權宜收之,同時,將庫費及平碼一一開列,讓夥友熟記。不久,上海分號在李宏齡主持下,生意越做越活,日益興隆。總號經理侯星垣讚揚說”狼行千里吃肉,宏齡在上海大為出力,可嘉!”(【山西票號史料】第566~568頁,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)。
全站熱搜